9月6日,“苏超”又一次走进南京奥体中心,现场60817人上座率再创新高。
在一声高过一声的呐喊中、在纷飞飘荡的旗帜中,我们再次看到了那一抹“志愿红”。
借用最近社交媒体上刮起的“敬自己”的风,这一杯,敬他们!
敬踊跃报名的他们
已经步入9月的南京气温依然闷热。虽然“苏超”热度不减,但很多人也被气候“劝退”。
这群人中显然不包括红十字救护志愿者。
招募“苏超”志愿者的信息在群里一经发出,立刻收到热烈回应。比起在家吹空调,他们更愿意去参与保障,以自己所能去守护赛事安全为荣。
9月3日,33名志愿者来到南京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参与集训,并领取统一服装。
衣服左胸处的小猫是南京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精神具象化标识。“猫有九条命”是一句广为人知的民间传说,衣服上的猫既是提醒大家“人不是猫,人只有一条命,要珍惜生命”,也是象征参与救护培训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保障。
敬烈日下“摆地摊”的他们
“地摊式培训”是推广应急救护培训的有效手段。但在这样的天气,对摆摊人的意志力也是绝对的考验。
中午12点多,救护志愿者们就带着“安妮人”出发,在奥体东门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型培训。来来往往的观众们驻足亲身体验心肺复苏的过程,志愿者们也耐心的指导着大家的每一个动作,
“摆地摊式”救护培训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,期间一直有观众前来体验。
敬默默守护的他们
下午3点,26个医疗点的救护志愿者全部就位。赛事保障任务正式开始。
闷热的气温下,不少观众都出现了头晕、恶心等中暑情况,各个医疗点的志愿者们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使用清凉油、藿香正气水等。
路面湿滑,有几位观众还出现扭伤、擦伤等情况,志愿者都及时做了相应处置。
晚上9点多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十一轮赛事南京队VS徐州队以1:1的比分打成平手,志愿者们的救护工作终于步入收尾阶段。
敬平安到家的他们
26个点位的志愿者,全都坚守到最后一位观众安全散场,才陆续开始撤离。不少人到家时时针已悄悄指向近午夜12点。
直到群里陆续弹出一句句“安全到家”,这场志愿服务才算真正落下帷幕。这简单的五个字,不只是为当日的这样服务画上了圆满句号,更用最质朴的行动,映照出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。
值得一提的是,志愿者许辉在下班途中还遇到了一位出车祸倒地的路人,他毫不犹豫的停车施救,并陪伴患者直到120救护车赶来。
面对大家的夸奖,许辉说:碰见就救,换哪位红会的老师都不会袖手旁观的。
敬所有“志愿红”
不仅在南京,江苏全省红十字会系统都在用实际行动为赛事筑起安全屏障。
此前,省红十字会与省卫健委、省体育局联合印发通知,就进一步做好红十字志愿者参与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救护服务工作进行部署,推动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赛事保障体系。各地红十字会纷纷行动,赛前专业培训,赋能志愿者救护技能,提升赛事救护保障能力;赛中及时发现处置伤情、暖心服务观众,提升即时处置的速度;赛后协助赛事安保,确保观众安全有序离场。
不仅如此,赛事的“第二现场”也活跃着红十字志愿者的身影,他们与“第二现场”的观众高频互动,普及应急救护知识,通过学习体验让现场观赛群众也能成为“观赛急救侠”,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在群众性应急救护中的独特作用。
敬所有的“志愿者红”!敬每一位凡人英雄!